听到这句话,七叔公的二儿子,三儿子,子子孙孙重孙也汲汲上前,期待地看着程顾卿。
二儿子着急地问:“俺爹什么事?大壮他奶,快说,俺都要着急死了。”
程顾卿同情地看了一眼七叔公的一,二,三,四,五个儿子,摊上这样的阿爹,也够倒霉的。
等会大出血,不知道会不会着急呢?
程顾卿长话短说,短话长说:“俺已经问出来了,七叔公就是妒忌村长,也想像村长那样,在家建一个俺家这样的茅房。”
这是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七叔公见村长有,他也要有,没办法,乡里乡亲,攀比的风气源远流长,就算再穷再苦,也要攀比一番。
何况现在徐家村还真不怎穷,更是要攀比了。
七叔公的五个儿子傻眼了,定定地看着程顾卿,眼神充满疑惑,惊讶,迷茫。
程顾卿说的话他们都懂,但不怎么理解。
大儿子诧异地问:“大壮他奶,俺爹,俺爹,俺爹妒忌村长?这,这是怎么回事?”
俺爹不是跟村长关系很好的吗?逃难的时候,两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相亲相爱地领着乡亲们一起翻山越岭,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才找到徐家村这个山疙瘩的地方。
关系可好了,怎么说妒忌呢?
程顾卿继续说:“七叔公就是妒忌村长有个能读书的孙子。有个考取功名的秀才公。有个一听到生病了,就放下活计,急匆匆赶回来的孙子。有一个为了让阿爷不再掉入茅坑修一个超贵的茅房的孙子。七叔公想到自家的儿子也好,孙子也好,重孙也好,都比不上秀才公,便得了妒忌病,郁郁闷闷啰。”
五儿子立即说:“谁叫徐秀才会读书哩,俺们也想家里的娃子能像徐秀才那样哩。哎,俺爹真都不知道如何说他,这些事情哪里能勉强哩。”
顿了顿,补充道:“别说俺爹了,俺也妒忌村长,俺也想家里有个读书郎。”
四儿子认同地说:“是哩,谁不想一个出色的小子。哎,问题是俺们这一家没啊,这些注定的,妒忌也没办法哩。”
三儿子疑惑地问:“大壮他奶,要说妒忌也该秀才公刚中秀才的那一刻妒忌啊,怎么现在才妒忌啊?”
当初徐秀才高中秀才,村长办的宴席,那一个隆重。
十里八乡都过来讨喜饼吃,希望家里的娃子能像徐秀才那样能读书。
七叔公也为家中的娃子讨饼子吃,只是没啥用而已,那么多娃子中,依旧没一个有出息的。
还未等程顾卿说话,二儿子皱着眉头说:“大壮他奶,你的意思是俺爹想让俺们建一个你家那样的茅房?”
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二儿子就看出七叔公的中心思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