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之后,可以放在自己的仓库里面,也可以直接运走。
总之,关东军这边的要求就是,物资的损耗率要低于百分之五十。
听上去似乎是个挺宽容的数字,事实上在上一次的围剿作战之中,因为种种原因,送往前线的物资往往还不到百分之三十。
原因有很多,运送物资人员自身的损耗,抗联几乎无处不在的,对于这些物资的袭扰和攻击,还有就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的迷路,甚至是很多人被活活冻死等等,还有就是物资运输的距离很长,而且经过的地区多是山地,还有大量的密林等等,这都会导致物资的大规模损耗。
好在现在的关东军,在物资供应方面还算充裕,这些损耗在他们看来,也是能够接受的。
更何况沿途有大量的巡逻队,还能在利用这些物资,来吸引抗联的人攻击。
这些巡逻队则可以寻找这样的机会,同抗联的人进行正面战斗,甚至有的时候还能完成包围。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支支运输队,也是日军撒出去的诱饵。
只要枪声一响,遍布在前线的日军巡逻队,就会立刻驰援过去,从而和抗联进行战斗。
毕竟对于日军来说,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对面的敌人根本不和他们进行正面冲突,如同是泥鳅一样。
也是在第三天的时候,暗部这边对于刘显达的调查已经结束,并且将大量的资料整理好,放在了陈少安的办公桌上。
陈京标汇报道:
“根据调查,此人确实毕业于日本陆军学院,并且成绩相当的优秀。
只是周围对同学们,对于他的评价,普遍都是偏向于负面,觉得这人是个书呆子,一天到晚的只知道看书,虽然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很不错,但是总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
再加上本来他的身份,在那里也遭遇到了不少的歧视,这让刘显达性格变得更加自卑和敏感。”
陈少安看着这些资料,想起来前几天见到的刘显达。
确实,这个刘显达带着些自卑,而且有些怯懦,似乎是生怕做错什么似的。
“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原本刘显达应该是可以被分配到关东军里面的。
但是因为他中国人的身份,分配被中止了,他就回到家中呆了一年时间。
这一年时间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证了,谁也不知道他在这一年干了什么事情,最多的说法是他把自己关在院子里面,看了一年的书。”
“再后来,就是刘大人给他托了很多关系,好不容易给安排到了关东军在哈尔滨的后勤部工作。”
听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陈少安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
这人毕竟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谁知道在日本的时候,有没有被特高课秘密招募,培养成了一个隐秘的情报人员。
“计划稍微改动一下,我们送给抗联的那些物资和武器弹药,不在北郊仓库交货了,新的地点和时间我会另行通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少安这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