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绩又点了一处地方,让李年观瞧,“粟末水上游,也就是太白山山麓,据说扶余人曾在此处游牧多年。
我问过了,前几年突厥人在这里肆虐来去,把一些高句丽残部赶尽杀绝了,然后便弃之不顾,如今怕是成了靺鞨人休养生息之地。”
李年微微摇了摇头,“年头还短,靺鞨人走出山林游牧的地方应该在更北边。”
他顺着粟末水向图中东北地方点了点,“粟末水中下游,据说高句丽战俘说有一片平坦之地,是粟末靺鞨放牧的地方。
粟末靺鞨要是南迁的话,再过个几年吧,倒是离着最近的白山靺鞨,有可能走出山林占据这里,不过也需要一段时日。”
徐世绩点头,“大兄离着近,自然说的有道理……”
李年道:“其实只要占住了平地,靺鞨人躲在林子里也成不了气候。”
帐中嘈杂,人来人往,两个主掌大军,平常军务其实都已经扔给了属官将领,在朝鲜停驻了一个冬天,事情都是理顺了的。
此时一旦动兵,便显得游刃有余。
只是两人在这里旁若无人的谈论靺鞨人,却对突厥人只字未提,让气氛略显诡异。
此时徐世绩也笑了,摇头道:“陛下有言,辽西是契丹,辽东则是靺鞨,两者当下卑伏,长远看来却乃祸乱之源,莫要忘了鲜卑,扶余故事。”
李年抬眼看向徐世绩,满心都是质疑,动不动就陛下说,那要你来做什么?
…………
两人看着辽东的地理图形谈谈说说间用过了晚饭,便分头巡营。
此时大军渡河已至尾声,随时可以拔营而起。
只是徐世绩和李年两人都不着急,他们商议多次,徐世绩已然说服李年分兵之事,不过到底怎么分兵,什么时候分兵,李年所部大军的行军路线等等,都还未能敲定。
徐世绩本人所部大军倒是好说,他将来要就任辽东都护府大都护,自然要率军去跟东边的唐军主力汇合。
不过就像徐世绩自己所言,路途遥远而又艰难,想要赶上北上扶余城攻打阿史那多闻的战事的机会并不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了,这也要看辽东城那边的唐军是否得力,如果大军北上战事不利,或是和阿史那多闻形成对峙,那么徐世绩率领的大军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这属于徐世绩心里的小九九,自然不会对旁人说起,扯别人后腿的事情,他在河南时做一做倒是无妨,现下却是不敢如此。
唐军的将领都不好相与是一个,另外皇帝眼里也不揉沙子,他要是敢故意延误军机,导致今年的战事有所波折,那棒子就一定会打在他这个驸马的头上,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好在大军在岸边停驻三日之后,窦固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
中军大帐之中,徐世绩和李年屏退闲杂人等,听着难掩一身疲惫的窦固的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