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免费 > 第210章 结局(第2页)

第210章 结局(第2页)

周景渊叫他们看够了之后便将东西收去?库房了,他方才发现里头不少东西舅母跟蓁蓁都用得?上,回头叫人?悄悄送给她们。

今日之后,傅朝瑜便猜到了他父亲只怕要不得?安宁了。事实也是?如?此,第二日大朝会上便有官员提议要兴建航海司,用以规范航海事宜,并且极力要求荣昌侯加入。哪怕让荣昌侯担个?一官半职,他们都觉得?这事儿不亏。

朝臣们万众一心,此事推行得?很快。只苦了傅成,他刚回到大魏不久,满心里只想跟着跟儿子一家还有外孙好好相处,结果这才歇了多久便有人?将注意打到他头上了。

傅成自然不乐意。

只是?傅朝瑜回来同他道:“先前他们闹着要让景渊定下皇后,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借口?让他们分散注意力,景渊才得?以松一口?气。”

傅成无言以对。他能说什么呢?总归是?他欠了儿子欠了外孙,多幸苦一些?是?他罪有应得?。

一辈子没?有当过?官的傅成终于体会到了当官的滋味儿,且他头上顶着的官职还不小,足足有正?四品,说出去?也算是?个?人?物了。在航海司干的活儿也简单,不过?是?帮着培养航海的水手与随行的官员罢了。

傅成极喜欢出海,也很乐于跟人?分享航海的诸多事项的,然而当自己?的喜好变成了事务,傅成瞬间就?没?了兴致,只觉得?在航海司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不过?教还是?一样得?教,海上风险太多了,若是?不说得?面面俱到,这些?人?便极有可能有来无回了。能救一命是?一命吧,权当是?为了子孙后代积福了。

多亏傅成及时回来,成功地挽救周景渊三兄弟于水火。

周景渊暂时得?以脱身,周景文也靠着他种地的成果暂时喘了一口?气,他接下来的活儿可能要三年、可能要五年,兴许还要十年才能见成效。

周景文喜欢种地,之前甚至还琢磨出了不少套种之术,用以提高产量,譬如?棉花跟大蒜、棉花跟小麦,棉花跟绿豆……这些?发现在《国子监文刊》上刊发之后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运用这一套轮作之法,成果斐然。

周景文在文刊上的化名为“吉文”,故而如?今民间只知吉文,不知三王爷。不少人?会专门盯着这位吉文的文章,此人?极好农事,但凡他琢磨出来点?子百姓们都会奉若圣经。毕竟之前那么多次都证实了,相信这位吉文先生?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

不少文章甚至都流传去?了西域。如?今西域也有不少百姓种植棉花,甚至大魏的土豆也流传到了此地。这是?不可避免的,互市年年都有,总有几个?人?会偷偷携带土豆跟红薯回乡。一旦这种东西流传到外域,想要收回来是?不可能的。

周景渊对此也不生?气,这等救命的粮食,不应该只属于大魏。

因为大魏年年丰收,当地百姓又极擅长农事,不愁吃穿,以至于周边不少部族都对西北心驰神往,觉得?这是?一片风水宝地。数月之前,周景渊还收到高昌县的县令上书,道有个?部族希望归顺大魏,且是?举族归顺。

周景渊对此乐见其?成。有了一个?先例,接下来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随。周景渊暂时不想成亲,他只想好好经营大魏,起码要做一个?不输先帝的明君。

至于儿女情长,姑且不在周景渊的考虑范围内,他如?今还没?长这根筋,并不觉得?成婚生?子有什么好的。

言归正?传,外族顺利归顺,周景文的功劳自不必说。不过?,种了这么多东西,周景文最喜欢琢磨的还是?稻禾。他喜欢沉甸甸的稻谷,喜欢田间无拘无束的感觉,与农户作伴时他仿佛抛却了自己?出身皇家的身份,没?有人?逼他,一切都恰到好处。周景文如?今越来越不喜欢回宫了,他甚至在农庄附近修了一处别院,日后母妃若是?想出宫的话,他可以将母妃接过?来。

只是?周景文心里也清楚,母妃一时半会儿大概是?看不上他这个?别院的。他也不会勉强,总有一日,母妃会因为他如?今所作的一切而骄傲的。

与之相对,周景成便稍显沮丧了。他想攻打倭国,但却被贤妃阻止了,朝臣也不同意他领兵出征,觉得?他太小了。

周景成对此大为不服:“都说英雄出少年,他们凭什么觉得?我不行?至少也该给个?机会啊。”

周景渊安慰道:“等日后我亲政了,一定想法子助你实现抱负。”

让他四哥率兵是?不大可能的,四哥虽有巨力,但是?终究对战场不熟,周景渊可不想让他去?冒险,不过?,倒是?可以让他跟着凑个?热闹。

周景成哀嚎:“那你什么时候才能亲政啊?”

谁知这一嚎,竟然让周景成得?偿所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