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重回1978抱金砖 垃圾 > 第248章 准备留学、大胡子的奇怪消息(第1页)

第248章 准备留学、大胡子的奇怪消息(第1页)

“这个人名字我就不说了,你听了估计也不知道他,他的事迹一般人不知道,但在特定圈子里影响力很大。另外,他想和你见一面。”

“您千万别说,我也不见。”

郭向北赶忙摆手,他一听说“身份特殊”就感觉头疼,四九城藏龙卧虎,他是真的不想和这些人接触。。。。。。

上次和华润因为万能工具箱的事情就闹得不太愉快,无论是他还是刘宝勇、鲁舒华肯定是不愿意继续合作。

上面已经给了机械厂自行经营发展权利,又冒出“自己决定”这么个模棱两可答复,内中含意就丰富了。

刘宝勇长长呼出一口气:“好吧,不见就不见。我会委婉把你的意思转达。”

郭向北一愣:“什么意思?”

刘宝勇道:“你既然不见那就代表拒绝合作,这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郭向北:“????。。。。。欸,不是,我不见他和拒绝合作。。。。。。”

看着刘宝勇认真的眼神,他突然说不下去了。

尽管刘宝勇,顾富强对他说过许多次“你的意见很关键”、“你态度很重要性”之类的话,但他从来没把这些话放在心里。。。。。。几十年普通人生活经历,地位骤然上升,实在无法适应这种转变。

“好吧,让我想想。。。。。”

沉思了一会,道:“我的意见是明确拒绝,不用含含糊糊给人还有合作可能的感觉。机械厂要走自己的路,就要快刀斩乱麻摆脱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掣肘。否则这种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多。机械厂要快速发展,就要先自己跑起来当火车头,当榜样。这样才能带动其他企业效仿,跟着我们跑起来。”

他想的很明白,随着改革大幕拉开,国有企业会有一个短暂的爆发期,但随之而来就是断崖式下跌。。。破产。。。倒闭。。。工人下岗。

很多人都以为下岗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其实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有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导致工人分流、下岗。只是规模不大,政府还在有限度的兜底。至少下岗的工人还有生活费能保证饿不死。。。。。。

“机械厂现在眼红的人很多,这么做是不是太招人恨,太过了?上面对厂子的性质和管理权还在讨论,你这态度会影响很多人对你的看法。。。。而且你这倾向有点太明显了。”

刘宝勇被郭向北这话惊到了,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就是典型改革派,风云激荡之际不亚于在自己头顶竖了一面旗帜。

“我的倾向就是挣钱,挣外汇,和其他非商业东西没关系。再说要想发展我们没的选择,与其犹犹豫豫畏手畏脚被捆绑,还不如大大方方摆明态度。上面要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反正这就是我的态度,要是有人觉得我这‘倾向’有问题,我可以不管民用,大不了我钻研究所一心搞军工。。。。”

“停停停,好了,我明白你意思了。”刘宝勇见他越说越离谱,急忙打断他话,苦笑道:“我是担心你前途,不是让你发牢骚。这件事我会处理好,就按你意见办。机械厂的事情等回去再说,说说另外的事。”

说着,他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郭向北一支,分别点上烟抽了两口,慢悠悠道:

“你那公司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有人说闲话了。”

郭向北冷哼一声:“这世界上就没有秘密,我早有预料,这也是我不想和其他人接触的原因。”

刘宝勇点点头:“你放心,上面意见基本统一。机械厂的郭向北是郭向北,香江的郭爱国是郭爱国,不是一回事。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该防的还是要防。国内这边一般人凑不到你身边,知道你事情的也不敢伸手。我担心的是你公司现在没有一个可靠人,你又不可能一直呆在香江这边,鞭长莫及,时间长了难免人心不满出现意外。”

闻言,郭向北不由皱眉:“上面要给我公司派人手?”。

这种事是他最反感,也是最可能发生的。莫非真的有人想把他当冤大头掺沙子,起了贪念。。。。。。

刘宝勇道:“之前有人提过派一些人去你公司学习国外先进经营理念,甚至参与管理经营,被几位老人批评否决了。”

郭向北松了口气,讥讽道:“学习?星火就一个小公司能有什么先进经营理念?司马昭之心,还不如明着说让我奉献出来呢。今年一月不是和老美签署了互派留学生的协议,放着堂堂留学大道不走来我这个小公司能学到什么?”

1979年一月,古老前往老美签署了互派留学生协议,并且亲自看望了1978年从万人中脱颖而出的52名首批留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52名首批留学生,在1981年学成后全部回国!

这也是我国公派留学生唯一一次全部归来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

而之后的留学生,郭向北记得一组数据,从1979年至2007年我国派出留学生14。4万人。公派学生占据70%,然而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比例却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