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官场封疆基层公务员到省委书记TXT > 第552章 沙河市的千亿债务(第1页)

第552章 沙河市的千亿债务(第1页)

五月二十号,陈汉卿来到沙河市任职,已经有一个月了。

这天早上,陈汉卿坐在办公室,看着手头有关沙河市的财务报表,只觉得触目惊心。

按照财务报表上的公告,沙河市现在对外所欠下的债务已经高达千亿。

单单欠银行四大行的贷款就是四百亿,向沿海省市所借的债务也接近了五百亿,这两项债务加起来一共是九百亿。

剩下的一百一十亿,那是沙河市政府在工程方面所欠下的工程款。

这三项恐怖的债务加起来,就是一千亿的巨额债务。

并且,这一千亿的庞大债务竟然是沙河市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就欠下的,如此算下来的话,那就是沙河市每年都要欠下两百亿,这是多么荒唐、令人发指的一笔糊涂账啊!

按照陈汉卿的经验来看,这些债务基本都是有问题的,只是这些债务现在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就算想从头再查也没那么容易。

更何况,这五年来,先后在沙河市任职的三位市长都已经进去了,这恐怕就是省里各方势力所平衡较量后得出来的最佳方案了。

因此,现在摆在沙河市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将这欠下的一千亿债务还清。

沙河市有五百万人口,如果想在一年之内将这欠下的一千亿还清,那么每个人头摊下来都要拿出两万来。

沙河市人均背负两万的债务,这是很荒谬的。

要知道,在我国月薪能达到五千以上的,就已经是凤毛麟角,全国大概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能够达到这一个档次。

我国收入在一千到两千这个档次的,几乎占了大头,而这一个收入的金字塔结构放在沙河市同样是适用的,这也意味着,沙河市有绝大一部分人民群众每天都只能勉强解决吃饭问题,你想从他们的钱包里掏出两万来,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想到这,陈汉卿的脑海里又跳出一个念头,为什么在我国绝大部分人都是穷人?都只配挣扎在温饱线上?

难道是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勤劳?不够任劳任怨?不够吃苦吗?

答案,恐怕不是这样,身为我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这个种族在地球上绝对是最聪明、最勤劳、最勇敢也最能吃的苦!

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穷苦大众还是那么多呢?

原因就在于,这是由政策和体制所决定的,社会的结构层级和构建框架已经决定了,不允许你底层的老百姓身上有钱,所以与之配套的政策就出现了,它们会在每个月之内都将你的钱包掏的空空如也。

那高昂的教育,沉重的医疗,飞涨的物价都是你钱包的天敌。

就当陈汉卿想得出神之时,门口有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就只见熊元辉脸上带着笑容走了进来。

熊元辉主动跟陈汉卿打招呼,说道:“汉卿同志,看你这样子是在忙呀。”

陈汉卿说道:“熊书记,我这边正在处理组织部送过来的一个公文呢。”

他这个专职副书记也分管一些组织部的干部工作。

熊元辉脸上的笑容显得更加真诚,也更加温和,说道:“汉卿同志,我今天过来是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