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邓晓阳和李朝阳的奋斗故事简介 > 第125章 这事还是要找地委书记(第1页)

第125章 这事还是要找地委书记(第1页)

挂断了县委办主任张庆合的电话,与人大主席老葛做了交代,就匆匆地往县城赶。

老葛是资格的安平干部,从副乡长一路干到乡人大主席,平日里就连吴香梅对老葛都是礼让三分,所以乡里的干部们谁也不敢拿老葛不当干部。

像老葛这样的老资历,在每个单位都有,特别是现在大力提倡干部青年化,很多五十四五岁的干部都主动退了下来,成为二线干部,但是他们的威望仍在,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到了家,晓阳听说要取消休假,也是知道有了大事,好在阿姨和我的母亲两人都在,晓阳马上洗漱换装,我俩就匆匆赶到了县委大院。

公捕公判大会之后,县里的治安案件的案发率直线下降,地区公安局不断抽人走,县公安局人手也很紧张,李叔就把县委大院门口的公安已经撤了回去,只留下了两身正儿八经的警服,让保卫科的人换上了。但保卫科的人个子偏小,穿上了这身警服松松垮垮。

到了县委大院,晓阳生了孩子后,步伐轻松了不少,上台阶也很轻快,到了张叔的办公室,敲了门,正好没人。县里领导的办公室,除了书记县长需要找秘书预约排队,其他领导的办公室则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自觉排队。

这个点是午饭刚过,看着空荡荡的走廊,站在张叔的办公室门口,才意识到张叔可能在休息,自己还没有吃午饭。

晓阳敲了敲门,喊了一声,张叔!

听到里面的穿鞋的声音,接着就是脚步声,晓阳看着我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不多会门就开了。

晓阳道:“张叔,打扰你休息了”。

张叔摸了一把脸,道:“刚睡着,我还以为你俩要两点后过来”。

朝阳说了,张叔交代的事,不吃饭也要赶过来。

张叔看着我,又看了看晓阳,道:“你拉没吃饭啊”。

晓阳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怕耽误事”。

张叔拿起了电话,道:“国涛,晓阳和朝阳还没吃饭,你给食堂说准备一下,他们呢半个小时过去”。

晓阳道:“张叔,不用了,多麻烦呀,一会我们回家”。

张叔道:“你们一会可能回不了家,要加下班”。

晓阳道:“不是吧,张叔,我孩子还没喂那。”

张叔挠了下头,道:那我先布置任务吧,上次道方省长来了之后,省政研室的吕主任不是带队调研,调研的报告就发到了内参上,上级领导高度重视这个调研成果,专门给省委发函,要求县里去一名熟悉情况的同志,去首都参加经济工作座谈会,代表县乡企业介绍经验。省委怀义书记、省政府道方省长、俞泰民常务副省长都做了签批,这是领导签批的抄清稿。说着,就递过来一份文件,上面写着领导批示抄清。

你俩慢慢看,这还有一份,是地委钟毅书记、齐专员的批示抄清。这次去是要受到最高层领导的接见,主要就是去汇报地毯厂推广的经验。上面有要求,发言时间不超过五分钟。邓书记指示,县委县政府组建最强的写作团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咱们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写清楚写准确。

晓阳道:“张叔,这个,这个这么重要,谁去汇报那?”

张叔道,现在县里还没确定,但是初步人选有四个,一个是晓阳你,毕竟这事是你推动的;第二个是朝阳或者香梅,这事那是从安平起的步;第三个则是友福,现在地毯总公司在城关镇,友福既是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县长,又是城关镇的书记;第四个人选是剑锋,毕竟出口这一块是剑锋在负责,现在咱们国家严重地缺少外汇。相关材料都是走的加密渠道,现在这事还处于保密状态,除了政研室的卢主任,就是县里几个领导知道。给你俩提个要求,要注意保密纪律。你们两个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再仔细梳理一遍各项工作的细节,将地毯推广的模式从政治的高度、经济的角度、社会的深度去进一步挖掘提炼,你们不用写,政研室的老卢亲自操刀。省上领导说了,这次经济座谈会能代表基层发言的,不超过五个,这是咱们县八十九万群众的荣耀,一定要精简、准确。

又聊了一会,就去食堂吃饭,虽然晓阳在县委大院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却很少到食堂来吃饭,倒不是食堂饭菜不好,而是晓阳觉得自己不是县委大院里的干部,不想去占食堂里的便宜。

到了食堂,程国涛已经在等候,食堂里白色的墙壁上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食堂不小,里面大大小小的圆桌有二三十张,二楼还有,晓阳指了指上面,道:“上面有几个包间,接待领导的,你啥时候能到二楼吃饭,就是县级干不了。”

正注意看着楼上,听到一声招呼,仔细一看,是邓叔叔的秘书程国涛。

我和晓阳都没有想到,程国涛能够在食堂等我们,由这位县委书记的秘书在,食堂的大师傅做得很用心。一个木须肉、一个大葱炒豆腐,上面还点缀了些许小葱香菜。在夏天的时候,小葱和香菜并不稀奇,但是在严冬却并不常见,看着郁郁葱葱的香菜小葱,让人不禁多了一份食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