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四合院大门 > 第117章(第1页)

第117章(第1页)

站起身,把椅子收回空间,李想国摸黑穿过堂屋,去了厨房。

把通往堂屋的门关好,他这才取出马灯,提在手上。

去看了眼灶里,火势正旺,用火钳分了下,收了一半到空间里,再往灶底加了几块煤球,这才去了跨院。

锅里的水等着忙完回来装了收进空间里,洗衣做饭或是拿来煮饭都不会浪费。

进了房间,拉动挂在电灯边上的棉绳。

开关咔哒一声轻响,电灯却并没随手亮起。

李想国撇撇嘴,再拉一下,将电灯关上。

好么,这又停电了。

这电对他来说,基本就只照明的用途——而且还不大。

要是一直这么天天停电,自己这电费交得还真冤枉。

拿出怀表和闹钟比对了下,两者走时几乎一致。

显然即便有所差别,显然也没多大。

李想国暗自点了点头,心下非常满意。

毕竟它们有相同毛病的概率,跟找到两片完全相同叶子的难度差不多。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两块表的走时都挺准的。

这样就省去了自己还经常要给两块表重新对时。

哪怕以后插座装好能用收音机了,天天停电也挺让人头疼的。

自己又不可能随时守着收音机,大概也就是晚上听听。

搞不好打开收音机等了好久,很快就要报时了。

结果一下子停电了,不也是给自己添堵?

李想国不知道的是,原身父亲当时安装电灯,四九城的供电还很稳定,这片儿基本不怎么停电。

他要是能想到会有这样频繁停电的情况,哪怕不要安装费,他都未必会装。

这也间接能看得出来,工业发展迅速,耗电量也在急剧增高,普通民用电被拉闸限电就很正常了。

除了钢铁以外,电力实际上也已经成了制约工业发展速度的瓶颈。

所以后边大力发展电力事业也成了必然。

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国每年发电量都在高速增长。

甚至五九年的发电量相比五八年更是有了近乎翻倍的增长。

直至后世到他穿越过来的时候,特高压等方面的电力技术已经是国内少有,堪比茅台、连花清瘟这样,真正领先全球的高端科技。

当然,提到这个就一定有人自豪:咱这可是现在全球唯一全工业体系国家……

实际上,所谓的全工业体系国家,这东西你拿着骗骗自己就行了。

你可千万别拿这玩意儿跟朋友吹牛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