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1126章 皇帝出巡(第2页)

第1126章 皇帝出巡(第2页)

这时,熊章走到一名小兵的面前,亲自上手检查了一番这名小兵的穿着,看到此人皮甲之下还有一件棉衣的时候,脸上也是露出了高兴的模样。

棉花引入楚国已经有几年了,大规模的种植在吕州岛(吕宋)等海外之地,产量很不错。

北线的边军基本上已经开始供应棉衣和棉被了,而且棉制品也开始进入楚国的市场,很多百姓在过冬之时也有了棉衣保暖。

之后,守将又带着熊章查看了边军自垦的田地上,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

“这是将士们闲暇时开垦的”,蒙骜解释道:“既能补充军粮,也能在战时自给自足。”

然而,幽州也并非没有问题。

在渔阳郡,熊章发现当地官员利用边境贸易之便,与东胡部落私下交易,中饱私囊。

更严重的是,有证据表明,部分官员和商人直接或者间接向胡人泄露边军布防情况。

皇帝熊章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涉案官员和商人全部缉拿,就地正法,同时,他重新调整了幽州的边境贸易政策,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规范了贸易流程,使边境贸易更加公开透明。

“边者,国之大事也”,熊章在给太子的信中写道:“守边之将,当如李骜,忠勇可嘉;治边之吏,若生异心,必严惩不贷。”

初夏时节,熊章的车驾进入青州。

作为楚国非常富裕的地区之一,青州的富庶当真令人惊叹。

运河上商船如织,城市中店铺林立,百姓衣着光鲜,面带红光。

在临淄,熊章参观了闻名已久的稷下学宫。

数百名学子在学宫中研读经典,辩论时政,学术氛围浓厚,学宫祭酒荀况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精神矍铄。

“陛下”,荀况拄着拐杖向熊章说道:“青州文教之盛,冠绝天下,然老臣担忧,学子们过于注重辞章华丽,而忽视了经世致用之学。”

熊章对此也深以为然。

在随后的考察中,他确实发现青州官员多有文采飞扬却实务不足者,一篇赈灾奏章可以写得感人肺腑,实际执行却漏洞百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徐州。

这个以冶铁和盐业闻名的富庶之地,官员与商人勾结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彭城外的盐场,熊章亲眼目睹了盐工们艰苦的工作环境,而盐官却住在豪华的宅邸中。

“盐铁之利,国之根本”,熊章对随行官员说,“若任由贪官污吏中饱私囊,不仅损害朝廷利益,更会逼反百姓。”

熊章当即罢免了徐州刺史,并下令重新审计徐州盐铁税收,这一举措在青徐官场引发震动,不少官员连夜自首,主动退还赃款。

除此之外,熊章还给少府令予以申饬,斥责其管理盐场不利,吓得少府令连夜赶往徐州,督促整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