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1126章 皇帝出巡(第3页)

第1126章 皇帝出巡(第3页)

除此之外,熊章还给少府令予以申饬,斥责其管理盐场不利,吓得少府令连夜赶往徐州,督促整改。

仲夏,熊章的车驾渡过淮河,进入扬州地界。

这里水网密布,舟楫往来,是楚国漕运的重要枢纽。

在广陵,熊章登上了官船,沿运河南下,运河上,运送税粮的漕船络绎不绝,场面壮观。

然而,在繁华的背后,熊章也发现了问题。

由于漕运任务繁重,沿途州县不得不征调大量民夫拉纤,严重影响了农时。

在吴郡的一个小村庄,老村长跪在熊章面前哭诉道:“陛下,去年漕运征夫,村里壮劳力都被调去拉纤,秋收时人手不足,三成粮食烂在了地里。”

更严重的是,漕运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往往超额征调船只和民夫,使得运河沿岸百姓苦不堪言。

熊章当即对身边的理政大臣端木赐说道:“漕运固然重要,但岂能竭泽而渔?若逼反了百姓,要这漕运何用?”

在深入了解情况后,熊章对漕运制度进行了改革:设立漕运总督,全权负责整个内陆漕运的管理和疏通,严格限定征夫比例,确保不影响农时;提高漕工待遇,减少强制征调;同时在漕运沿线建立补给站,提高运输效率。

这些措施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漕运成本,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漕运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内陆漕运之外,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扩大海运线路,孤立海运。

在熊章看来,漕运的效率还是比不上海运,而且漕运容易滋生腐败和祸端。

秋高气爽之时,熊章的车驾进入荆州,随后西行至益州。

荆州市楚国的基本盘,百姓都是真心拥护皇帝和熊氏,楚国之法在荆州也是执行得最为彻底的地方。

荆州这些年,人口增长极快,南郡、江夏郡、豫章郡、长沙郡等地都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耕地和人口基本上增长了数倍。

为了加强对百濮之地的控制,在端木赐的建议下,熊章下令在长沙郡以南设立零陵、贵阳、苍梧三郡。

这也是历史上的荆南。

益州因为现在的吏部尚书黄永当初在益州根治水患之故,益州失去了水患的威胁,益州盆地开辟出良田无数,益州每年的产粮已经不比荆州差上多少了。

是楚国的第二大粮仓。

楚国的一大粮仓是荆州,第二大粮仓是益州,第三大粮仓是扬州。

第四大粮草恐怕就需要关中和晋东南之地竞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