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以缇虽在前世读过无数小说,却也清楚,自己笔下的文字未必能讨得世人喜欢。
她能想到的题材,这世道几乎都有了,唯独“穿越”算是个例外。
倒是小时候看过一本类似“重生”的话本,讲的是魂魄附到草木身上的故事,内核竟与现代的某些设定隐隐相合。
只是碍于皇权至上的世道,这类故事鲜少涉及官员或皇室,多半绕着市井小民展开,倒也有趣。
毕竟前世如《红楼梦》《聊斋》这类传世之作,即便到了现代依旧备受追捧,可见这世间的话本类型本就繁多,能在其中闯出一条路来并不容易。
后来还是周小勇先在外头细细查访,又借着在翰林院当值的便利在读书人多方打听,才总算摸清了门路。
如今市面上的话本虽品类繁杂,专门写给孩童看的却寥寥无几,除了些枯燥的启蒙读物,几乎找不到真正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有趣册子。
正是这番调查,再加上周小勇心中早有的那番盘算,两相结合之下,他们才渐渐生出了底气,觉得《知味小语》或许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所以,温以缇信周小勇,那个在三教九流里摸爬滚打过的进士,最懂如何让一件事物悄然走红,那些藏在市井里的门道,可比朝堂上的规矩活络多了。
她知道,周小勇那边正憋着一股劲,而《知味小语》的热度,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当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想让《知味小语》广为流传,而非只在京城掀起一阵风潮。
但毕竟京城的热度是基石,这年头,无论什么新鲜事物,只要沾了“京城出来的”的边,传到外地方总能引来几分格外的追捧。
这事温以缇就打算就交给苏青处理了,江南文风鼎盛,她本就是那边出身的商户,门路熟络,由她去操持再合适不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地域,温以缇便托付给了温老爷。温家如今是吏部侍郎府邸,多年积攒的人脉遍布各地,温老爷拍着胸脯应下,只说定会办妥。
有了这两头的妥帖安排,温以缇心中再无挂碍,伏案着书时,满是干劲。
温以缇直到日头爬过窗棂,晒得案上纸张微微发烫,才终于放下笔。
窗外蝉鸣聒噪,衬得坤宁宫那边愈发静穆,始终没有消息传来。
温以缇指尖摩挲着眼前的《应急活法》的手稿,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浸着连日来的心血,终于漾开一抹释然的笑。
为了这本医书,她几乎踏破了司药司和太医院的门槛,
甚至两边都能察觉她要做什么。司药司那边还好,先前受过她恩惠的尤大人,如今已擢升为正七品典药,在司药司里也算有了一席之地。
那尤大人,当年因七公主之事遭了贬谪到底,一度沉浮不定,如今竟再次一步步爬了回来,重新站稳了脚跟,果然背后有人,行事顺遂啊。
加之温以缇尚宫的身份摆在那里,司药司的人见了她,脸上总带着几分客气,回话也多了几分周全。
但太医院的太医们却早已面露冷淡,眼神里的疏离几乎毫不掩饰。
可温以缇浑不在意,她要的从不是旁人的热络,只是那些实打实的救治案例与古法验方。
毕竟,这是她呈上去的法子,被太医院拿去邀功时,谁又曾记起过她这个无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