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轧钢厂的订单都来自一些国营机械厂,主要是帮忙加工一些大型或者中型机械零部件。
王建军刚好就有自己的电器厂,所以他准备扩大一下电器厂规模,将一些以前外包出去的零部件收回来交给自己生产。
目前华国的电器市场还有很大的空缺,远远都还没有饱和。
另外他还准备弄几个手机元器件的生产线。
未来他的目标可是取代富土康这样的吸血工厂。
等以后技术成熟了,他直接就可以当那些国产手机的供应商。
但目前王建军第一件要做的还是弄一套考核的模式出来。
当然这些事情不需要他这个老板去做。
当老板的哪有亲力亲为。
所以这件事他直接交给手下人去办。
考核的内容并不难,和以前钳工技能考核类似。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第一批的考核中,超过八成的人都被留了下来。
那些考核不通过的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
基本这次考核的通过率都在9成以上。
考核通过后,这些人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岗。
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
这些人以前在轧钢厂工作太久了,为了避免他们将以前的习惯带到新的工厂,就需要让他们重新接受培训。
而在这期间,王建军则需要对那些旧厂进行改造。
老旧的设备他也看不上,将那些设备都卖掉后,王建军又从香江那边弄了几套先进的生产设备带过来。
这一系列事情忙活下来也花了王建军不少的时间和金钱。
虽然保住了近四千人的工作岗位。
但这四千人的工作岗位和华国几千万下岗的工人比起来又不算什么。
这是一个时代问题,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
好在后来的历史证明现在的决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