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第204章 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中)(第3页)

第204章 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中)(第3页)

由此足以看的出来,这个年代糖有多么珍贵。

崔岘朝着那几个糖瓮瞧了瞧,目光略过黑糖、普通白糖,看向最里面一个精致小瓷罐。

瓷罐上贴着‘糖霜’的标签。

这糖霜,其实才是现代人口中的‘白糖’。

也是崔岘即将准备开糖作坊,计划大量生产,掀起轻工业革新的好东西。

在徐三福紧张的注视下。

便见崔岘打开那小罐糖霜,凑过去张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三福‘哎呦’一声,连忙将糖霜罐子跟祖宗似的护在怀里,紧张兮兮道:“崔先生,这可是糖霜啊,您可不能乱动!”

“这一斤糖霜,值五两银子!纵观整个开封府,也找不出几罐糖霜了!”

此话不假。

如今大梁王朝的糖霜,产能低得骇人。

大约一千斤的甘蔗,能产出半斤的糖霜就算‘大丰收’。

而且耗时还需要足足数月。

莫说开封这样的中原雄城,哪怕是金陵、甚至京城,每年流通的糖霜,也就百余来斤。

其中半数,还得先让宫里的贵人享用。

显然,仅仅靠大梁王朝内部的糖霜产能,是不够用的。

所以每年大梁还要花费大量金钱,去进口印度糖、和阿拉伯的‘西洋糖’。

一个小小的‘脱色’难题,让大梁制糖业,走了几百年的弯路。

但其实,崔岘是想尝一尝‘糖霜’的味道,好做个对比。

他穿越过来五六年,还真不知道这玩意儿的味道——南阳那十八线小县城,哪里有卖这种金贵东西的?

见徐三福抱着糖霜不撒手,崔岘笑看向那黑糖:“那黑砂糖,怎么卖的?”

徐三福道:“先生,糖瓮上写了,一百文一斤。”

听说崔岘要买黑砂糖,徐三福没有先前那么热情了。

结果却听崔岘道:“我看到了,但我买的多,你给我个最低价。”

啊这。

徐三福嘟囔道:“现在黑砂糖的市价就这样,怎么给低价……”

崔岘:“我买一千斤。”

徐三福傻了。

外面围观的人群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