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去看书>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89章 这书绝对是一部奇作!(第3页)

第189章 这书绝对是一部奇作!(第3页)

“西门大官人,呵呵,真是好一个西门大官人!”

“一个商人,仅凭家里的些微财富,就能勾结县令、胥吏,甚至拉拢地痞、掮客!”

“未经科举,未得朝廷认可,竟也能为官!”

“坑蒙拐骗,坏事做尽,反倒成了这城里的头面人物!”

“呵呵,好得很!好一个西门大官人!”

朱元璋越看越怒,牙齿都咬得发痒。

在他看来,这绝非宋朝之事。

如今距离宋都多少年了?

这些攀缘附会、东拉西扯的情节,根本写不出来。

所以,这西门大官人,其实是明朝的人。

名字或许不同,或者这些事并非集中于一人身上。

但这样的事情,绝对存在。

还有,这“兰陵笑笑生”在书中暗含的那些讽刺和调侃,只要稍微思考就能明白,让朱元璋头疼不已。

书中的话,他不得不承认,句句切中要害。

有的诙谐,有的委婉,有的粗俗,但无一不是警世良言。

甚至有些内容竟然与他多年来的思考不谋而合,这让他愈发感兴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以说,他越看就越把这本书当作“乡间故事”来读。

没错,就是乡间故事。

那种由乡间读过书的老夫子,凭借自身见闻撰写的箴言。

借大宋之名,古今结合,实际说的是当朝之事。

这类人通常是乡间郁郁不得志、连个官职都得不到的老夫子。

他们多少有些才华,但更多能力恐怕是没有的。

不过,这种不上不下的文人,朱元璋并不缺,他缺少的是对大明现状的深入了解。

无论他如何揽权、勤政,锦衣卫也遍布天下,但他终究只是困于皇城的一介凡人。

因此,他对突然走红的《梅》最关注的,是书中对大明底层社会的真实描绘。

尽管文中反复提到的是大宋的故事,但朱元璋认定,这说的就是大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