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文中反复提到的是大宋的故事,但朱元璋认定,这说的就是大明。
书中所言,就是**!
想假都不可能!
朱元璋对《梅》的解读,虽然排除了胡大老爷作为幕后作者的可能性,但也间接放松了对《梅》的限制。
实际上,大明周报社的郑先生最近也是忐忑不安。
眼看着书中关于风月的内容越来越吸引人,官场描写也越来越尖锐,郑先生一方面期待报纸销量能再创新高,另一方面又担心朱元璋会突然下令禁止这本书的传播。
朱元璋突发奇想的举措,彻底解决了这本书的后顾之忧。
不过,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郑先生这里,所以他并不知情。
实际上,从历史的真实情况看,明朝有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西游记》。
这些书中,《西游记》因为讽刺意味过于明显,曾一度被禁止传播。
若对此毫无反应,岂不是显得朝廷无所作为?因此,《梅》能够顺利发行并获得朱元璋的喜爱,并非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定下《梅》的规矩后,朱元璋重新拿起手中的报纸翻阅,这时的他只是单纯为了消遣。
带着这样的心态,他无意间看到了一些令人不适的内容。
老实说,即使没有经过胡大老爷这样的老手润色,仅凭《梅》本身的内容,就足以让朱元璋感到震惊了。
特别是那些欲露还羞的描写,让他心潮澎湃。
“这作者想必年轻时没少在青楼勾留。
”
一篇篇文章读下来,竟让朱元璋萌生了试验的想法。
幸好他内心坚定,意识到有些事终究不妥,于是克制住了冲动。
他感慨道:“果然是奇书,什么都教。
”
随后,他将报纸丢在一旁,决定不再去看,转而处理奏章。
不久,马皇后带着两名宫女端着食盒款步走入谨身殿。
她见朱元璋专心致志,连她的到来都未察觉,便静静等待。
朱元璋身旁散落着许多报纸,马皇后默默帮忙整理收纳。
报纸摊开,刚好落在梅的那一版面。
马皇后随意一瞥,便愣住了。